浅析手竿“拉空”之略有感觉的挂档“拉空”

欢迎访问铜陵钓鱼网,本站提供钓鱼技巧文章,钓鱼视频和最新钓鱼用具介绍.网址 http://www.tltvu.net.cn

  这里所说的“感觉”,是指钓者从浮漂的反应中得到有鱼儿咬钩信号之后迅速提竿时,却只有“一顿”而没有中鱼的一种手上直觉。出现这一状况,有以下五种原因:
  1、鱼钩尖刃钝,鱼嘴没刺进
  鱼钩,不管是进口,还是国产,其材质再好,质量再优,都有一定的保质期。如果使用时间太长,尤其使用过程中它的获鱼率越多,磨损就越大。所以,渐渐地钩尖就失去了锋芒,成了“钝钩”。这种钩,即便被鱼儿摄食时衔进了鱼嘴,仍会因“钝”难以刺穿唇边而出现“一顿”不能中鱼的现象。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必须常查钩,勤换钩。只要钓者坚持做到这点,就能长期万无一失。
  2、小钩遇大鱼,弯窄又浅底
  鱼钩的钩丝粗细、钩弯大小、钩门宽窄、钩底深浅等各个部位的合理匀称所构成的钩型,是生产厂家根据钓不同大小的鱼种来设计制造的。
  然而,在垂钓活动中钓友总免不了希望小钩也能遇大鱼。可一旦真出现这种情况,由于小钩的钩弯宽度不够,形成的钩门狭窄会直接影响钩尖顺利刺进和刺穿鱼嘴。故此,同样也会出现“一顿”而不能中鱼的现象。
  这里还需提出的是:前面刚说过的“小钩”与“大鱼”,其基本概念为:3~4号袖钩钓400克以内的大鲫。5~6号小型钩钓4000克以内的草、鲤或其他大型鱼类。
  进入暮春后至晚秋的立冬前是鱼儿最活跃时期,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因钩小造成的失误,钓者在钩型与所想钓鱼种大小的选择上,应注重“钩号”的上偏。尤其是若钓鲫鱼使用的饵料,其类型、味型又与其他大型鱼的食性相同或相近时,鱼钩更不能偏小。最适宜选用那些钓鲫并无大碍,钓5千克以内的大鱼也能对付的7~8号“综合型”鱼钩。
  3、窝点水位深,起竿挑力轻
  钓点的水位越深,钩至浮漂这节水线就越长;水线越长,起竿时的切水水阻就越大;水阻越大,就越能减振和缓冲水线带动鱼钩“提升”的速度和力度,继而直接导致它对鱼嘴穿刺的强度减弱,则往往又是“一顿”不能中鱼。
  所以,尤其钓4米以上的深水时,当自己感觉有鱼讯起竿时,手腕上扬的“挑力”一定要适当加重,否则,即便是新钩,也容易造成脱钩跑鱼。
  4、荤饵太臃肿,堵塞钩门中
  整体活用荤饵的臃肿或其他兽脏、肉食饵体的块状太大,都会占据整个钩弯的空间而堵塞钩门则直接影响到钩尖的深度不够而难以刺进或刺穿鱼嘴。同样会造成提竿“一顿”不中。
  要改变这种状况,凡蚯蚓之类的虫饵,都不宜肥大。且穿钩时,要从躯体三分之一处的头部上端进针。兽脏、肉食饵也一样,切勿整体贯穿,以防臃肿堵塞钩门导致钩不中鱼。
  5、素饵包钩尖,硬大成弹丸
  用面食类素饵装钩,倘若饵质的黏性较强、又硬,捏得状大,这样,即便整饵已衔进鱼嘴,并有钓者及时提竿,但由于饵丸坚硬,钩尖未露则发挥不了它应有的实际穿刺作用而又只有“一顿”就被吐出。所以,有时甚至通过拉动钓线之后。饵丸仍会完好无损的还在钩上。
  要消除这种现象,尤其钓静水时,不仅要做到面食饵以抛竿不散,落水3~5分钟便能脱散雾化,捏的颗粒形状要小以外,还应注重对已干了浆的嫩玉米、小麦粒之类的钓饵,要以先剥去表皮再穿钩,钩尖要似露非露的穿法来进行,才能有效避免“顿”而不中这种现象。

推荐:

铜陵钓鱼网 版权所有.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