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比目鱼的传说众说纷纭,古时候的人们误认为比目鱼只是它身体的一半,只长着一只眼睛,必须两条鱼合游才能生存。因此很多人将比目鱼看作是情深意切、形影不离的情侣,是象征忠贞爱情的奇鱼。
比目鱼的样子很特别,身体呈扁状,黑白各一面。其实刚孵化出来的小比目鱼的眼睛也是生在头的两边,当它长到大约3厘米长的时候,眼睛就开始“搬家”了—— 一侧的眼睛向头的上方移动,渐渐地越过头的上缘移到了另一侧,直到接近另一只眼睛时才停止。比目鱼的生活习性非常有趣,在水中游动时不像其它鱼类那样脊背向上,而是有眼睛的一侧向上,侧着身子游泳。它常常平卧在海底,在身体上覆盖上一层砂子,只露出两只眼睛以等待猎物,继而乘机捕食。这样一来两只眼睛在一侧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因此一代一代遗传下来。那么、究竟为什么比目鱼的眼睛会出现这种变化?据资料表明,它侧卧在海底的泥沙上,为了觅食和防备敌人从背后侵击,眼睛就向着有光亮的上方,天长日久头骨就发生了变化,靠海底一侧的那只眼睛就移到了向着光亮的一面,嘴也渐渐移动位置对着海底,由于便于伪装贴近海底的一面不需要颜色来保护,就变成了白色,另一面需要颜色来保护,就变成和泥沙一样的颜色。
全世界比目鱼的种类大约有500多种,在我国海域比目鱼的种类约为50多种,其中包括有鲆类、鲽类、鳎类等。尽管它们类别有异,但还同属于比目科。鲆类中常见的有牙鲆、斑鲆、花鲆;鲽类中常见的有高眼鲽、石鲽、木叶鲽;鳎科中常见的有舌鳎等。那么怎样才能区分比目鱼的种类呢?首先把有色泽以及眼鼻处的一面朝上,腹部(白色)朝下,头部对准自己,注意观察眼和鼻若在右侧就是鲽类,眼和鼻面向左侧就是鲆类.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面对茫茫大海如何才能得心应手地钓到比目鱼呢?首先.除必须了解垂钓海域状况外还要了解此鱼的生活习性及繁衍规律。比目鱼属冷温水域或温水性纯种底栖鱼类,我国海域均有分布。海底有碎礁的砾石区以及有泥沙的海域是它们理想的家园。比目鱼通常栖息在30米~50米深的海底。产卵期会游向浅水地带活动、览食。由于比目鱼游泳能力不是很强,一般很少到水上层活动。因此比目鱼白天多伏在海底不动.只有早晨和傍晚出来活动觅食。垂钓的最佳时间是上午10时前以及下午的4时后。比目鱼为肉食性鱼类。喜食小鱼、小虾、沙蚕等,最爱的饵食是贝类,但因其肉质不恋钩需事先用盐脱水后再用。
前面已经谈到了比目鱼的生活习性及繁衍规律,对广大钓鱼爱好者而言应该是有所帮助的,如果是常去某一海域垂钓,最好是选择大潮讯且退潮时间到海边,最重要一点是要认真观察一下地貌。哪里有礁石,哪里有泥沙底,哪里有海藻繁茂的地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假如初来乍到陌生的海域,一定要多询问周围经常来垂钓的同行们。或用不绑钩的钓组大力抛出后慢慢地向回收线,用探底的方式来确定此海底的状态。一般情况下,铅坠遇礁石有跳跃的过程或急速落下。会有明显的感觉传到竿梢上;遇沙石和泥沙地会有小幅度跳跃或粘坠的感觉。切记不要忙完了事,一定要记住具体位置以后便于垂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岸钓比目鱼应本着结实耐用、抗拉强度达到岸钓要求的钓具为宜,最好选择2.7米以上的远投超硬强度的海竿,配中小型旋压式绕线轮,碳纤维线0.35毫米以上储线应在100米至150米为佳;铅坠可根据当日海浪海流而定(要多准备80克,150克的铅坠)。因为比目鱼的嘴很小且有尝饵的习惯,所以应尽量选择钩门窄小且尖的鱼钩;钓组匹配应为坠上双钩的形式。垂钓时将钓组大力抛出,支好竿子后,即可静等比目鱼的上钩。如果在长时间内没有鱼讯,就应该采用“引逗”的方式(即不断地将钓组提起、放下。再提起、再放下),让钓线带动钓组不断地小幅度撞击海底,使鱼饵在水中上下摆动,以达到诱鱼的效果,如此多次反复提拉定会让比目鱼中钩。
比目鱼在吃饵时有一个明显的习惯:当它发现鱼饵后,不是急于吞饵而是会有个尝饵的过程,它会把饵食吸入嘴中观察其有无危险,饵食是否合口味?这个过程需要1分钟左右的时间,当它确信没有异常后会吞饵游走,这时鱼竿会瞬间抖动或弯曲.即可大力扬竿。扬竿后要及时、快速地收线。这是因为比目鱼在上钩后会负痛下潜,力图贴近海底。一旦让它的阴谋得逞会立即贴近海底的礁石上,随即会从体内分泌出又粘又稠的液体,把自己牢牢地贴在岩礁上,这时你再用力拉扯也无法将它从岩礁上分开。直至断线折钩为止。因此比目鱼上钩后一定要快速收线,不要给它喘息的机会,使其不能接近海底。可能有的朋友会问。你全是介绍岸钓的垂钓方法,对船钓而言又会怎么样呢?其实,岸钓和船钓从理论上讲是相辅相成的,只是钓点发生变化而已。船钓时因船处在深水区,垂钓者可能对水下状况不熟,故要经常询问有经验的船老大船停靠处周边的海底情况,或让船老大直接载你去经常有比目鱼出没的钓点。下竿应采用抛竿远投的方法,这样鱼钩才能更好地贴近海底,加之你不断地上下或拖动钓饵,定会有比目鱼频频前来就范,收获喜人也是意料之中的事。